3个车检机构作弊案例_m6米乐官网app登录/M6官网app下载/米乐m6官网平台
快速导航
行业动态
分类
3个车检机构作弊案例
来源:m6米乐官网app登录    发布时间:2025-04-05 05:48:42

  ,按照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全省机动车检验过程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发现,诸暨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多条检测线存在不同车辆CAL ID和CVN码一致、复检车辆通过率异常偏高等问题,存在规模化弄虚作假嫌疑。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立即会同省公安厅,指导绍兴市生态环境和公安部门对案件开展联合侦办。

  侦查发现,2023年7月,该检验测试公司法人购买作弊电源板,替换尾气检测仪内部电源板,并设置不一样档位,可等比例减小尾气排放检测结果,为4000余辆机动车出具虚假合格报告,非法获利超120万元,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检查还发现,自2020年1月以来,该检验测试公司12名员工利用互联网经销商购买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

  为规避监管,上述人员在检验测试的机构外部的修理厂中,先使用OBD消除待检车辆故障码,然后再进入检测线,确保一次性通过检验。

  此外,还采用以泡沫球堵塞排气管、临时加装三元催化器、替气检验等多种方式,使不合格车辆违法通过检验。

  调查发现,该公司使用的设备制造商为浙江某科技公司,其华东地区售后维修员委托广州公司技术人员研制生产了排气分析仪内嵌的作弊芯片电源板,并配套手机遥控APP软件,擅自更改尾气检测数据。

  2023年2月起,以每台8000—15000元的价格向全国机动车检验机构兜售尾气检测作弊电源板,总销售金额超20万元。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54条第1款、《刑法》第286条第2款、第229条第1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1款(1)项、第11条第1款(1)项规定,该机构利用作弊电源板等手段在机动车尾气检验测试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违法来得到的超过30万元,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根据《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HJ 1237-2021)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使用排气分析仪时应避免干扰检验结果、弄虚作假的行为,检验设备不得连接与检验无关的物品。

  本案件涉及机动车作弊检验设备“设计研发—制作销售—站点检测—中介服务—车辆维修”全产业链团伙,问题情形重、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深。

  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机关保持对弄虚作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强化部门联合,合力严打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山东省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在开展柴油货车专项行动时发现,多辆重型柴油货车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尿素调节器”,可在不使用尿素处理污染物的情况下正常行驶,造成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随即将该线索移交市公安局开展摸排,发现某汽车维修站销售作弊装置,并为多辆重型柴油货车提供刷写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参数、垫高传感器等违法改装服务。

  枣庄市公安局联合生态环境局组成专案组,先后赴3省5市,进一步围绕作弊软、硬件生产环节进行溯源排查。

  查获广东深圳、北京等两个软件公司生产销售刷机软件,可屏蔽重型柴油货车尿素喷射异常信号,帮助车辆规避使用污染控制装置。

  经排查,近4000个汽车维修站使用作弊软硬件,涉及重型柴油车6000余辆。

  根据《刑法》第285条、第286条规定,作弊软硬件制造商涉嫌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以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对15名嫌疑犯立案并实施强制措施,查获尿素调节器1135个、诊断解码器2台。

  本案件中,机动车维修站通过为重型柴油货车刷写OBD和ECU参数、使用螺母垫高传感器、销售尿素调节器等方式,达到不喷或少素目的,致使大量氮氧化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损害公众环境权益。

  2024年10月,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在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期间,发现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使用OBD屏蔽器,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

  通过溯源排查销售维修信息,发现该机构利用互联网平台,从河南省南阳市购买该OBD屏蔽器。

  生态环境部将该线索转交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后,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迅即会同公安局组建专班,开展调查工作。

  通过与其沟通,该名涉案人员主动投案,供述其在网络站点平台开设个人网店,从事机动车检测耗材销售,其中包括销售该款OBD屏蔽器。

  依据《刑法》第286条第2款、《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款(1)项规定,该名人员修改机动车系统参数或者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数据,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南阳市西峡县公安局已立案,并实施看守强制措施,查获OBD屏蔽器800套。

  同时,已向网络站点平台致函协助追查相关销售信息,对上下游链条进行进一步追溯。

  OBD屏蔽器因体积小、成本低、安装简单,成为部分生产商和销售商非法牟利工具。

  特别是部分屏蔽器以“调节器”“优化王”“解码器”等名义,为重型货车实现消除故障码、解除限扭、减少尿素使用量等目的,实则造成污染控制装置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

  生态环境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将持续严打违法生产、销售作弊装置行为。

  对于使用作弊装置、破坏OBD、未按规定加装更换污染控制装置的重型货车,将一并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